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0章 心乡
第(3/3)页
二人。
这也是二代弟子们为何想要去办镖局的重要缘由,挣了钱,就给她和一位身为三代弟子的少年,攒出些神仙钱,去那仙家渡口购买那些价格咋舌的书上所谓的修道资粮,送回门派。否则单凭山中出产,他们两位是注定修不成仙的。
只听那访客笑道:“我是跻身了炼气境地的武夫,百丈之内蚊蝇振翅都听得真切,方才贵派议事,便听了一耳朵,得罪了。”
有少年翻了个白眼,他最烦曹沫这厮的这般口气,总喜欢将武道的炼气三境挂在嘴边,生怕别人不晓得他是个四境的武学宗师。
既然这么牛气,你倒是教我一两手绝学啊。便是帮你跟赵师姐牵红线当月老,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嘛。
洪正云不觉得曹沫这副作态有何不妥,自己不就成天将好像快要发霉的洞府境拿出来晒晒日头,与亲传和再传弟子们反复说道?
人生总要有一二事,能与世道与外人夸耀一二。
又听那曹沫笑道:“洪老哥,巧了不是,我恰好在京城地界,颇有几分威望,认得柳䢦那个鱼龙帮的一位堂主,还见过永泰县的韩县令。你们如果真去京城创办镖局,开门大吉之日,我可以帮你们邀请几位黑白两道的地头蛇,撑撑场子,也好省去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”
洪正云抚须而笑,生怕弟子们不晓得曹沫这番言语的分量,老人代为解释道:“我听说过那位渠帅,早年这位武学宗师,好像曾与无敌神拳帮的赫连仙子一起在陪都地界,赢得偌大名声,至于永泰县的韩县令,你们别被‘县令’头衔给糊弄了,大骊京城的县令,搁在藩属国,不比一部尚书差了。曹老弟,人缘够好,关系够硬!”
虎头虎脑的少年抬杠道:“曹大宗师武功盖世,多远瞧见的这些江湖大佬、官老爷?也是百丈之外吧?”
果不其然,那曹沫一时语噎,好像被当场拆穿了谎言,脸色有几分不自在。
除了她,其余弟子们哄然大笑。老人赶忙训斥他们不得无礼,致歉道:“管教不严,曹沫老弟别放心上。”
曹沫点点头,笑道:“若是与小辈们计较个什么,便是我这个当长辈的,胸襟不够宽宏了。”
洪正云与曹沫聊过两次,晓得这位自称喜好浪迹天涯的草莽武夫,是极通人情且极有才情的,三教百家学问都懂一点,一洲风土人情了然于心,了不得。什么四境武夫?至少是五境起步!
老人挥挥手,让他们散去各自修行,独独留下了最有希望、或者说是唯一有希望跻身中五境的女弟子,赵郦。
洪正云轻声问道:“曹沫老弟,真能帮镖局与永泰县的韩县令搭上线?”
他反问一句,“镖局可是正经营生?”
洪正云哑然失笑,缓缓说道:“咱们小门小派的,哪有走偏门的胆子和路数。”
陈平安笑道:“我倒是知道京畿之地有处荒废的洞府,名为青玄洞,久无主人,你们为何不干脆搬去那边开山立派?”
洪正云无奈道:“我虽然不曾听说青玄洞,但是大骊京畿之地的荒废道场,哪里轮得到我们去入主其中,定然是朝廷暗中盯死了的一块风水宝地。”
陈平安点点头,“是我疏忽,想当然了。”
洪正云欲言又止。
赵郦柔声道:“曹宗师,师父的意思,是想要询问你有无山上的朋友,能够将我引荐去别处仙府拜师修道,我却是不愿如此。”
洪正云老脸一红。
陈平安问道:“我若是夸下海口,说能够将你带去长春宫从头修道,洪老哥点不点头,你肯不肯去?”
赵郦蓦然红脸,咬了咬嘴唇,扭转腰肢姗姗离去,撂下一句“登徒子!”
饶是陈平安都有些疑惑,我都说了是有个“夸下海口”的前提,是想要看看洪正云和赵郦如何看待修道,问题是怎么就与登徒子搭上关系的?
洪正云忍住笑,“曹老弟啊,牛皮吹大了,赵郦误会你是居心叵测,骗她下山去什么长春宫,在那游山玩水的道路途中,嗯?”
陈平安忍俊不禁,也懒得解释什么,“洪老哥,他们不理解,有些误会,相信你该知道我来这边,绝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。”
洪正云笑呵呵道:“我也曾年轻过,血气方刚,谁没有爱美之心。”
老人喜欢跟曹沫闲聊,除了双方见闻都多,学识都不错,还在于曹沫开得起玩笑。大概他们俩之所以投缘,是因为都擅长自嘲。
洪正云拍了拍陈平安的肩膀,“曹老弟,镖局一事,就先不麻烦你了,等到以后真遇到什么事情再说。”
老人虽然不太熟稔大骊京城那边的情况,因为弟子们筹备镖局一事,却也提前打听了一些消息,知晓长宁县与永泰县的两位县令各自姓什么。
陈平安双手笼袖,轻声道:“我只是不理解,一个山泽野修昔年颠沛流离之时,在那么乱的世道里,人人自保尚且登天难,是如何舍得做到散尽私财,救下三百余妇孺孤儿的,将他们各有稳妥的安置。”
老人沉默片刻,微笑道:“你理解的。”
陈平安会心一笑。
闲聊几句过后,那曹沫便告辞离去,要去别处深山寻找值钱的草药,落在老人眼中,一粒小如芥子的身形,人迹罕至处,唯有古松白云作伴,在远山崖壁间矫健若猿蹂升降。
若说大匠用准绳,示人以规矩,那么大医能够为国号脉,诊断时弊,可以救苍生。
世人都道神仙好,山中无寒暑,卷帘见青山,笑靥对春风。
在那猿蹂栈青玄洞现身,先前顾璨已经探究过此地,是一处并无玄奇神异的古遗址,根据志书记载,历史上曾是一位云游道人的临时歇脚处,后来经由好事者渲染,便有了奇奇怪怪的仙家色彩。陈平安在此远眺看过了那条入城的道路,先用缩地法去了一趟国师府,换了一身朝服。
那位司礼监掌印太监,等在宫门已久。
陈平安说道:“让陛下久等了。”
这位大骊朝的宦官之首微笑道:“不久。”
掌印太监轻声问道:“国师,敢问谢姑娘的那本游记何时付梓?”
陈平安问道:“真会买?”
掌印太监微笑道:“也看价格如何,是谁写的序文。”
大概人生本就是一部各自成文的山水游记,走走停停,歇脚与启程,记住和遗忘,相逢与离别,远游和重逢,家乡他乡心乡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