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三十章
第(1/3)页
在小时候,曹敬曾经和津岛郁江谈论过一件事,关于天生缺陷人士的生存权。当时他刚上班半年,被各种杂事和外勤工作折磨得精疲力竭,心绪也变得逐渐焦躁。
有一次他谈起工作中见到的各种社会阶层的生活现状,津岛郁江随口说起生产力和人口发展理论,曹敬觉得她的观点是否过于偏激,有点社会达尔文的意思。津岛郁江学历史,也读一些人类学方面的书,就给他看了一部国内被禁的电影,80年代的《楢山节考》,因为这部电影,导演也受到了一些舆论的影响,甚至有民族独立的激进分子寄过恐吓信。
津岛郁江解释说,古时候遗弃老人的习俗不只是在日出之岛上发生,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遗迹和传说,包括寄老洞、寄死窑……北欧某些古代遗迹则是石头堆砌成的没有出口的小屋。在生产力不足的年代,遗弃老人是人类族群一种迫不得已的生存策略。但是今天生产力远比古代发达,足以供养一些相对来说劳动力低下的人口,所以这种风俗就不会再度出现。
与其说是生产力的问题,不如说是伦理道德上的问题。曹敬沉思道:例如产前检查,身患遗传病的婴儿是否应该被堕胎,或是植物人是否应该被安乐死……他想到了以前孤儿院里被遗弃的那些残障儿童。社会生产力理论上来说足以负担一些劳动力低下的人口,但具体到个体,下层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一个残障儿童吗?
我们那时候,成长班一直有四五十人,但大概有更多先天不足的孩子被遗弃,死在不知哪里吧。津岛郁江喟叹道,易地而处,如果你在那种环境下,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?如果我们是那样的穷人夫妻,生下一个天生有严重遗传病的孩子,我们会遗弃他吗?
在这里应该坚决地回答“不会”吧,曹敬心想,但是他与津岛郁江因为工作关系是真的接触过那种赤贫的家庭,真的遇见过那么多的身具残障的孩子,他叹道:
“幸好我们不必做这样两难的抉择。”
幸好我们不是没有后路,有一个可靠的姐姐,还有一些可靠的兄弟姐妹……我们还是有退路,有余地的。但如果易地而处……曹敬不敢相信自己会有那么大的慈悲和勇毅,他自忖是个懦弱又擅长逃避的人,虽然有一些善意,但他最后没能,也没敢做出结论。
而植物人却又是另一回事,津岛郁江便明确地说,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变成植物人,劳烦你不要守着我十几年,直接让我上路吧。曹敬张了张嘴,他觉得津岛郁江或许只是在开玩笑,但自己作为感应者,倒是真的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。
“植物人……其实在那时候,走不走已经不是他自己能够自主决定的事了。躺在那里的与其说是一个等待奇迹发生的个体,不如说是家属、亲人、爱人最后的一点希望。只要那些人还想念他,还希望他回来,他们就不会放手。”
陶如月,这个外交官的孩子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两年时间,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