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 知县_鸣蝉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85章 知县

第(2/3)页

建议直接授官,明年再补试,官员补试有先例,不是特例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没有立即下旨,让谢嘉琅做了今年殿试的题目,命总管太监送他出宫。

        士子们都在道上等着,簇拥谢嘉琅回院子。谢蝉他们现在住在范家一座空置的院子里,客栈那边人多口杂,也不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站在院门前,看着谢嘉琅一步步走回来,雀跃,激动,还有无比的踏实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走近,目光久久停留在谢蝉脸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怎么,谢蝉感觉到了他眼神中沉沉的力量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沉默地对视,一时都没有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公子!”

        青阳欢喜地迎出来,文宇也颤颤巍巍地出来了,仆从搀扶着他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走进院子,伸手扶住文宇,送他回房,“你身上有伤,多休息,别起来走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文宇躺回枕上,脸上神色复杂,像是有难言之隐似的,目光游移,不敢和谢嘉琅对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谢嘉琅……”他沉默了很久,叫谢嘉琅的全名,“有件事我一直瞒着你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看着他。

        文宇声音干涩:“当年……你刚入州学的时候……险些被赶出去……因为有人找州学教授抱怨,说你的怪疾会传染人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忽然顿住,说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神色不变,道:“我知道,那个人是文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文宇羞愧地闭上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曾经嫉妒谢嘉琅。

        文家是书香世家,祖辈都重视子弟读书,到他这一代,他自觉读书很用功,只是资质不如人,所以一度嫉妒比自己年纪小的谢嘉琅,暗暗排挤对方,还尝试把对方赶出州学。要不是冯老先生赶来为谢嘉琅说情,而且谢嘉琅当年考评优异,说不定真的被赶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文父看出谢嘉琅是可造之材,要文宇多加笼络,文宇带着嫉妒之心刻意接近谢嘉琅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,他慢慢发觉谢嘉琅有多么刻苦、幼时有多艰难,嫉妒转为好奇,好奇变成羡慕和钦佩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拼死护住号牌,不仅仅是为了谢嘉琅,也是为了他自己,他做不到的事情,谢嘉琅可以做到,在谢嘉琅身上,他感受到一种鼓舞人心的意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当年的事,是我对不起你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文宇满脸羞惭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道: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有过改之。当年那件事,我早忘了,文兄也不必挂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声音平稳。

        文宇放下一桩心事,感动地拍拍谢嘉琅的手臂,顿时疼得龇牙咧嘴,笑骂道:“得了,对着你这张脸,老子一肚子壮志豪言也说不出口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让仆妇去准备热水,谢嘉琅这些天都没能好好休息,现在总算能歇口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和文宇不知道在说什么,一直没出来,谢蝉坐在榻上拨弄算盘,算着算着,倦意上来,趴在案几上睡着了,她也很久没休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进屋时,一眼瞥见熟睡的谢蝉,仆妇跟进来,刚要张口说什么,他朝仆妇做了个嘘声的手势。

        仆妇出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走到榻前,抖开旁边的被子,盖在谢蝉身上,静静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,睡梦中的谢蝉忽然睁开眼睛,感觉到眼前一道身影,朝他看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谢嘉琅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轻轻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一时都怔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经常有人叫谢嘉琅全名,但是谢蝉不会那么叫,她总是叫他哥哥,此刻,自己的名字从半梦半醒的她口中说出来,和其他人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很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错开视线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回过神,马上改口,“哥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嗯一声,“累了这么多天,睡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士子群情激奋,他不意外,勋贵子弟也卖力地掺和进来,他猜出一定是谢蝉请张鸿帮了忙,她性子带了点倔,不会看着他一个人去涉险。他说不出责备她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这些天耗费心神,又困又累,早就支持不住了,不过非得等他回来、和他说上一句话才能安心,点头,躺下,眼睛闭上,不一会儿又睡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把案几挪开,免得她睡着的时候碰到,给她拉好被子,看了她一会儿,出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,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,窗前人影晃动,她起身拉开门出去,谢嘉琅已经起来了,坐在堂中看书,抬眸,目光从她身上扫过,指指桌上盖着盖子的瓦罐,示意她梳洗了过来吃粥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梳洗了过来,谢嘉琅已经为她盛好一碗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哥哥,长公主和驸马都闭门思过,杨硕宗那边呢?圣上派去查案的人是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陈御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吁一口气,陈御史好清名,而且和那个被打的御史关系很好,不会徇私,安州和她同船的那两个小娘子应该也能获救。

        吃了饭,谢蝉回房给江州的谢嘉文和谢宝珠写信,范家已经送来快信告知她谢老三的事解决了,她想把周氏和谢嘉义接出来,可是周氏怀着身子,不宜出远门,只能请范家帮忙,先把他们送去安州,托安州那边的人照拂。江州那边的买卖,她走后,六房肯定守不住,也吃不下,她没有犹豫,分给范家、余家那些布商了,反正留不住,不如送出去做人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冯老先生找了过来,看望文宇,问谢嘉琅面圣的事,正说着话,门前车马响动,宫里来人,宣谢嘉琅进宫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入宫,太监直接领着他去御花园。

        园中杏花盛放,皇帝一身常服,带着几个年幼的皇子在箭道射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朕听说你会武艺?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答道:“学生幼时体弱,故习武以强身健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帝命太监取来一张弓,笑问:“那会拉弓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接过弓,试了试,展臂拉开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颔首。

        太监捧上一块玉,皇帝示意谢嘉琅上前,注视着他,道:“玉有瑕疵,瑕不掩瑜,人有疾病,不当自弃,你很有志气,以后也当如是。朕今日也赠你一块美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接过太监手中的那块玉,谢恩。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在家中等候,很快,宫里小太监过来报喜,皇帝力排众议,授谢嘉琅平州城知县一职,任期内可补试。

        文宇皱眉道:“怎么不是留京?”

        所有士子都觉得留京最好,天子脚下,最风光,升迁最快,前途最光明。

        冯老先生沉吟片刻,道:“去地方任知县也好,他年轻,风口浪尖上留京,太引人注目,不说状元他们心中不满,朝中官员也会非议,不如外放,攒了功劳,以后升迁就名正言顺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人翻开地图,找平州城在哪儿。

        青阳挠挠脑袋问:“在西北?不会打仗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冯老先生道:“不是边境,应当不会有战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旨意下来得很快,可是谢嘉琅直到入夜才回来,送他的太监满脸笑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冯老先生对青阳和文宇道:“要说谁最擅长揣摩圣意,宫里的太监一定排前几,他们对谁笑、拍谁的马屁,那个人一定正得圣眷,他们冷落谁,谁一定不得圣意,光看他们的脸色你就能猜得出他身边的人官运怎么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青阳喜得搓手,太监在笑,那说明公子很得圣眷?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准备了给太监的赏钱,太监谢赏,告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