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_鸣蝉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71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

第(1/3)页

一辆马车停在谢府门前。

        仆妇掀开车帘,  周大舅夫妇怯怯地下车,抬头看一眼门口,觉得陌生,  忍不住问:“不是说接我们来看小妹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新院子。”仆妇解释道,“六房现在不住以前的地方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夫妇俩跟在仆妇后面进府,一路四处张望,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看了,  六房现在住的地方比以前宽敞得多,  来往的仆妇丫鬟比以前多,丫鬟脸上的神气也和谢家没分家之前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仆妇领着两人进院,门帘掀开,周舅母看到卧榻上坐着的美貌妇人,  呆了一下,  几步抢上前,眼泪直往下掉,  周大舅跟在后面,摘下帽子,也跟着落泪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氏见到阔别已久的兄嫂,长叹一口气,示意丫鬟仆妇都出去,  道:“哥哥,嫂子,你们难得来一趟,别伤心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大舅和周舅母来之前,已经在渡口见过谢六爷,  谢六爷一直沉着脸,  警告他们别说不该说的话,  夫妇俩心中畏惧,不敢和周氏诉苦,收了眼泪,嘘寒问暖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氏留兄嫂吃饭,席面就摆在房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大舅讪讪地问:“十二郎和九娘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十二郎上学去了,九娘今天不在家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六爷接周大舅夫妇进府,故意支开了十二郎和谢蝉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氏提醒兄嫂,“哥哥,嫂子,九娘是我和六爷的女儿,你们以后别再有什么心思了,叫六爷知道,他一生气,我也劝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夫妇俩本来就怕谢六爷,这一次来江州,听人说六房买卖做得极大,生怕谢六爷不管他们了,再加之周氏又怀了身孕,地位比从前更稳固,再过个几年,六爷气消了,说不定会松口接他们回来,妹妹劝什么,他们都不反驳,点头如捣蒜。

        周舅母道:“小妹,只要你日子过得好,我和你哥哥就放心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氏看兄嫂似乎是真心悔过了,心里高兴,拿出自己私底下攒的一些首饰送给周舅母,问周山这次怎么没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大舅和周舅母对视一眼,周舅母笑着道:“也是不巧,山哥病了,小妹现在是有身子的人,我不敢带他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氏问请了郎中没有,找出一些常用的丸药给兄嫂,说了会话,谢六爷的长随过来说时候不早了,船还在渡口等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六爷不许周大舅夫妇留下住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氏让丫鬟进房收拾了些吃用之物,代她送周大舅夫妇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大舅夫妇登上马车,被直接送到渡口船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旁边正好有一艘船靠岸,岸边的伙计一拥而上,把堆成山的布匹货物搬到岸上,运送货物的驴车从渡口这一头排到另一头,一眼看不到尾巴。

        长随指着岸边一个指挥伙计卸货的管事道:“那是咱们六房的管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大舅和周舅母看得咋舌,心中暗暗懊恼:以前没分家,看不出来,现在谢府分家了,六房的铺子越开越多,要是以前,他们说不定能沾光分到一两家,可是这一切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夫妇俩现在被谢六爷安置在谢家一个小庄子里,回家途中路过以前住的村子,想起快到寒食了,和长随说了一声,买了些纸钱,回村祭拜祖坟。

        村里的人见到周大舅夫妇,赶过来问好,都知道他们一家跟着姑爷享福去了,打听他们现在住在哪里,姑爷家有多少田地铺子,奉承说他们现在就像富贵人家的郎君夫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六爷虽然命人看管周大舅夫妇,但没有苛待他们,周舅母有心在乡人跟前炫耀一番,可是长随在一边紧跟着,她不敢乱说话,祭拜完就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渡口的驴车排着队进城,把货物送到一家家铺子里。

        管事料理好这头,带着账本去见谢蝉。

        天气暖和起来,谢蝉巡视各家铺子,和几家客商在茶楼商谈新布的价钱,忙到下午,在伙计的簇拥中下楼,登上马车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府的路上经过一条狭窄的门洞,马车走到一半,忽然停了下来,接着,前面传来说话声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宝走到马车旁,在车窗外道:“九娘,前面是余老丈家的车,他们要出来,我们要进去,门洞太窄,两辆马车没办法并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道:“余老丈是长辈,我们退后,请老丈先过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家的马车立刻退出门洞,让出道路。

        车轮轧过石板地,轱辘轱辘,余家的马车出了门洞,经过谢蝉的马车时,车窗里伸出一只苍老的手,示意车队停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九娘这是从哪里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余老丈坐在车厢里,问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先朝余老丈致意,回道:“刚从茶楼那边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余老丈瞥她几眼,谢家六房的势头太迅猛,引得江州布商人人自危,去年两家还剑拔弩张,不过谢蝉并没有赶尽杀绝,现在两家已经冰释前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九娘,你年纪不大,倒是沉得住气,人也谦逊,你长兄我见过,也是个知礼的……不过一样米养百样人,一条藤上也结歪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听他话中有话,道:“请老丈明言,可是家中有人冒犯老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余老丈摆摆手,“不是冒犯我,你回去问问就知道了,九娘,你们家出一个读书人不容易,别一时忘形,失了名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眼皮跳了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说,是和谢嘉琅有关。

        她谢过余老丈,回到家里,立刻派人出去打听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宝很快打听清楚原委,回来禀报:“我问过了,是族里那边……他们看中了一块田地,和另一家抢着买,两家闹了一个多月,后来又为了一处水源争起来,庄上的人打架,打伤了人,族里三爷放出话,说有大公子给他撑腰,他什么都不怕,那家人不敢声张,事情传开,都说咱们家以势欺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竟有这样的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蹙眉,谢嘉琅的名声可不能被族里人这么败坏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派人去安抚受伤的苦主,送医送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