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修改词语_鸣蝉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25章 修改词语

第(2/3)页

和青阳一起插在瓷瓶里,拿小剪刀剪了剪,摆弄一阵,“哥哥,这样好看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刚哭过,声音还是哑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点头,她很会摆弄这些东西,确实雅致好看。

        炭火氤氲,梅花的幽香弥散开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伏在黑漆小几上写字,谢蝉跪坐在一边,看他写: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他没抬头,问:“团团,懂这几句的意思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心里震动,嗯一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几年前,她曾用这几句话安慰他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,他反过来用这几句话告诉她,他没事,他会挺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一生坎坷,从未被击垮,一往无前,坚韧如山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心中那些伤感慢慢褪去,整个人平静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少年面色雪白,伏案书写,字迹清晰端正。

        身边的小娘子捧腮看他,若有所悟,脸上阴霾逐渐散去,杏眼里亮起神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哥哥,这幅字写好送给我吧,我拿回去装裱起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央求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青阳逗趣:“求字要给润笔费,九娘得给郎君润资!”

        谢蝉想了想,低头从书袋里抓一把没吃完的炒栗子放在书案上:“哥哥,辛苦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责备地瞥她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写字看书的时候态度庄重严肃,不喜欢别人玩笑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眉眼弯弯,双手合十,抱歉地一笑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继续写字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笑嘻嘻地等他写好字,双手捧着,一路捧回房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目送她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总算不伤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心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郑家人的来意,其实他早就猜到几分。不过他以为郑家人年后才会提和离的事,那样的话,大家可以过一个好年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郑氏太急着想摆脱他这个包袱,等不及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天,他在门口,听见她对郑大舅哭诉:“我一天都待不下去了……他的病治不好……就因为生了他,我没法抬头做人,人人都知道我生了一个怪胎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是郑氏的噩梦和耻辱,抛下他,她才能解脱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像谢大爷那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十一娘出生的那天,谢大爷一夜没睡,如坐针毡,身边人劝他,他道:“我怕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怕孩子带病。

        十一娘很健康,谢大爷抱着哇哇啼哭的女儿,喜极而泣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终于洗刷了名声,找回自尊,他几乎天天抱着女儿出门玩,炫耀女儿的活泼壮实,十一娘给了他为人父的快乐和骄傲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样的快乐让郑氏更加难堪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家,早就散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记得,很小的时候,父母是疼爱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,随着他一次次发病,随着大夫一次次摇头,那些愧疚、怜爱在日复一日的失望和世人的异样目光中耗尽,他是一个巨大的累赘,一道阴影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色暗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要青阳点起灯烛,翻开一卷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喜欢看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书里有很多道理,很多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幼小的时候,父母不是在争吵,就是在僵持,懵懂的谢嘉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和力量,书本不会嫌弃他的病。

        房里阵阵幽香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眼皮抬起,看着瓷瓶里横斜的梅枝。

        谢蝉喜欢送他东西,像往洞里储存食物的松鼠,不管去哪里,一定要带些吃的玩的给他,看他屋子冷清,帮他装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不甚在意房中摆设,随她布置,屋中不知不觉多了许多小玩意。

        郑氏的离开没有影响到谢家人过年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夫人很快就为谢大爷相看好了人家,二夫人有个远房表妹,人品相貌都好,只是家里穷苦,拖到现在没成亲。老夫人见了小郭氏,很满意,两家交换庚帖,定了婚期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定下婚事的还有吕鹏和谢丽华,吕家派人求亲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二夫人心想事成,走路都带风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房每天人来人往,吵得谢嘉文没办法静下心读书,眼看要到去县学的日子了,他的治水论还没写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文对着空白的纸张苦思许久,找不到思路,叹口气,起身去大房找谢嘉琅借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房张灯结彩,贴了喜字,小郭氏快进门了,仆妇在打扫新房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文找到谢嘉琅的院子,问青阳:“长兄在做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青阳道:“在看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文探头往里看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窗户半敞着,谢嘉琅坐在书案前,低头翻阅一本书卷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文心里暗暗佩服,过年发生了这么多事,眼下大房要娶新妇了,谢嘉琅居然还能沉下心用功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走进去,说要借书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指指书架,“你自己看,拿走什么书,留下书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文谢过,选了几本书,写好书条放进匣子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匣中已经有一摞借书条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谁会向长兄借书?

        谢嘉文看一眼上面的署名,全都是:团团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底下是谢嘉琅的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已还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逾期三日,罚团团抄书三张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书页破损一角,罚团团抄书两张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已还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旁边一摞字纸,是被罚抄写的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嘉文一愣。

        是谢蝉,她不仅找长兄借了很多书,还在借书条上留自己的小名,长兄居然允许她用小名,而且在每一份借书条上写了字,盖了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份亲昵,让谢嘉文纳罕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想起正事,问:“长兄,你的治水论写多少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谢嘉琅道:“写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