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五十五章:这是冲着陛下来的
第(2/3)页
如果想用激进手段,直接把刀子抽出来,以雷霆手段清查。
不过,目前孙杰还不想用雷霆手段。
先看看事情的走向再说,要真不行,就抽刀子干。
......
浙江也下起了小雨,雨水落在西湖上,斑斑点点,像一副古画。
这硕大的西湖,扔进去几个人,根本没人能看出来。
一艘游船行至湖水中央,一个男人从船舱中走出,探头探脑的看了看四周。
见湖上无其他船只后,几个壮实的汉子,把两个大水泥柱子艰难的搬了出来,一把扔进了湖水中。
“噗通!”
湖水掀起道道涟漪,旋即又恢复了平静。
当游船走后,谁也不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。
浙江巡抚衙门,崔星河坐在后院的书房中,吃着午饭。
算不上多么丰盛,也就是一些时令小菜和一壶黄酒。
正吃着,一个心腹来到了书房门前,“大人,那两个水泥桩子已经进了西湖,没人知晓!”
“你去安排一下,将办这事的这些人,送到靳海东那里,等出海的时候,一并带着。”崔星河头也没抬的说道。
“得令!”
心腹手下又急匆匆的离开。
从始至终,崔星河都没有任何情绪波澜,就仿佛是在决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样。
吴之荣的死,正是出自崔星河的手笔。
其实,在抓住吴之荣时,崔星河就已经知道了这事。
孙传庭从刑部带来的那些办案人员中,有一个叫做孙晓海的小官。
这人和崔星河媳妇娘家关系很近,两人关系也不错。
孙晓海本来还算正直,后来被崔星河拉下了水,充当崔星河在朝中耳目。
吴之荣和崔星河的关系,孙晓海并不知道。
但一个小小的县令,却惊动了孙杰,这件事本就不正常。
于是,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崔星河。
崔星河知道后,让孙晓海找个机会,把吴之荣弄死。
孙杰走后,孙晓海就负责协助孙传庭,把吴之荣往金陵押送。
住在客栈后,孙晓海用重利吸引了两个手下,把吴之荣弄死。
这两个手下事成之后,孙晓海连夜就将他们交给了崔星河从浙江派过来的人手中。
如今,这两个人静静的躺在西湖水底。
靳海东是一个海商,当年是个走私犯。
按照孙杰之前的规定,能不能活下来都两说。
最后在崔星河的作保下,摇身一变,成了拥军商人。
崔星河将手中的筷子放下,擦了擦嘴。
那两个刑部人员的死瞒不住,肯定会被人发现。
崔星河也知道,这两人是孙晓海的手下,顺着杆子差,就能查到。
一般来说,事以密成,不管什么事,又或者阴谋诡计,所涉及到的人越少越好。
涉及到的人越多,蛛丝马迹就越多,泄密的风险也就越大。
崔星河很聪明,他当然知道这些。
不过,这事是他故意如此。
孙杰想到的那些事情,他自然能想到。
他的目的就是让前明遗臣开始闹腾,然后借机推一把,让朝中的前明遗臣与大秦臣闹做一团。
死的人是吴之荣,动手的人是孙晓海。
一方是前明遗臣,一方是大秦臣。
这两方面闹起来,够朝廷喝一壶。
到了那个时候,再趁乱杀掉孙晓海,未必有人猜到他崔星河的头上。
即便有人查到他头上,可信度也会急剧下降。
毕竟,党争之时的案件,几乎没有任何可信度。
而如今,崔星河做的,就是为了掀起党争。
调查吴之荣的人是孙传庭,他是前明之臣。
屁股本来就不对,若是他查到孙晓海的身上,会不会被人认为是故意如此?
他与卢象升两人,把持文、军参院多年,会不会是结党织羽,打压异己?
真的查到孙晓海身上,到时候再稍微煽动,那些大秦臣,如何会信服?
早就有人对孙传庭、卢象升他们不爽了。不过,崔星河冒出了头。
书房中的东西被下人撤下,崔星河走了出去。
天上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,他嘴角微微上扬。
说起来,他对孙杰并没有什么仇恨,他恨的是孙传庭,卢象升等人。
当然了,崔星河也不是神仙,这些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吴之荣一事,也只是万千个巧合凑在一起的。
他不是诸葛亮,不可能算的这么远。
……
夜色沉沉,雨已经停了。
孙传庭坐在书房中,愁容满面。
他在金陵的住处不大,只有五六间房。
房间中点了一根檀香烛,这种带有檀香味的蜡烛备受他喜欢,淡淡的香味,能让他凝神静气。
书房中的他坐立不安,始终想不明白,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隐隐约约间感觉到,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大网。
“到底是谁呢?事到如今,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,真该死!”
孙传庭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,脸色沉闷。
桌子上的蜡烛,被他这一巴掌拍的摇晃不已,烛火摇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