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五十二章:破敌之法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两百五十二章:破敌之法

第(3/3)页

后,就成了当地最为重要的调味品,其地位相当于中原的咸菜。
  对于普通倭国农民来说,家里梅干的多少,象征着这家的富庶情况。
  时间催着冰雪,竹青终于在一个寒风肆虐的天气,走出了家门。
  在武士的带领下,来到了鹿儿岛的港口,肩膀上背着一个布包,穿着竹制铠甲,手中提着一个尖头竹竿,呆呆愣愣的坐上了前往朝鲜的船只。
  ......
  今年的春天似乎很难到来,李淏越发觉得年岁难过。
  呆坐在王宫中的他,看着手中的一张地图,心中满是悲怆。
  釜山,是朝鲜东南端最大的港口城市,和对马岛隔海相望。
  几十年前,丰臣秀吉的兵马,曾经从这里登陆,横扫整个朝鲜如同无人之境。
  在朝鲜之役之后,朝鲜就开始大肆经营釜山,希望能够避免再次发生之前的事。
  可还没等他们建好,建奴就打过来了。
  无奈之下,只能尽起朝鲜物资,前去抵抗建奴。
  只可惜,最后还是无用之功,被建奴迫使向其称臣。
  手中的物资,也尽数被建奴弄走,尽管最后孙杰打败了建奴,但失去的那些物资可回不来。
  没办法,只能停了釜山工事的修建。
  本来以为,倭国在德川家的统治之下,不会再有什么大动静,可万万没有想到,这才逍遥多久,萨摩藩便出兵朝鲜了。
  釜山,原意为像釜的山。本来是朝鲜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地点,可是后来随着朝鲜之役的爆发,也渐渐变得落寞。
  萨摩藩如今已经拿下釜山了,正在向庆尚道庆州府推进。
  要是再不管,等萨摩藩的援军一道,恐怕,早晚会向当年丰臣秀吉那般,兵临京畿道之下。
  当时萨摩藩的兵马刚刚进攻釜山时,李淏就派遣了兵马过去阻挡。
  只可惜,朝鲜兵马疲敝已久,哪里还是萨摩藩的对手?
  萨摩藩的这支军队中,有一百人的“铁炮”手。
  一个照面,就把朝鲜兵马打的落花流水。
  明末时期的倭国,火器还是不错的。
  虽然比不上大明,火炮也基本上没啥用,但是火铳,可要比朝鲜厉害的多。
  “这该怎么办?要是再不想办法,恐怕,要不了多久,就会如同当年那样,兵临京畿道之下了!”李淏在宫中到处乱转,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。
  今日之担忧,比“丙子胡乱”时被掳沈阳时还要过甚。
  最起码,皇太极俘虏他最主要的目的是向朝鲜施压,是用他作为要挟,只要足够顺从,还能保得性命。
  崇祯十年,在“丙子胡乱”之时,李淏被俘虏到沈阳城。
  按理来说,现在的他还在沈阳,要等到崇祯十七年,也就是中华四年才能回去。
  可因为孙杰的缘故,使得建奴备受煎熬。
  因为粮食短缺,加上内部动乱,为了让朝鲜多出粮食以及显示恩德,在孙杰进攻辽东之前,就把李淏放了回去。
  那时的皇太极一档子事,内部不稳,外面又有孙杰,要是朝鲜再出问题,够他喝一壶的,所以极不情愿的放过了李淏回去。
  再后来,因为种种变故,他成了朝鲜国王。
  倭国和朝鲜是有着血仇的,这帮人上来是不留活口的,能杀绝对不放过。
  后宫中的他焦急万分,除了骂倭寇是狼子野心之外,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办法。
  正担忧之时,一个小太监,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。
  跪在李淏面前,小心翼翼的道:“大王,宋大人求见!”
  宋大人是宋时烈,是朝鲜西人党一员,是李淏的老师。
  朝鲜这个国家,好的没学会,坏的一个不落。
  大明的武功没学会,党争倒是学的有模有样。
  不过,现在的李淏可顾不上这些。
 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太监,连忙道:“快快让他进来!”
  小太监又急匆匆的跑了出去。
  他能当上大王,和这个宋时烈有很大的关系。
  加上又是师徒关系,联系自然要紧密一些。
  不久,宋时烈来到了李淏面前。
  “臣,宋时烈,拜见大王!”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