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一十一章:藩王之变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两百一十一章:藩王之变

第(2/3)页

天就要夺回来!”
  朱常洵的声音很大,指天怒骂。
  多年以来积攒下来的怒火,今日得以发泄。
  当年的他,距离那个位置就差那几步。
  要不是那些文官从中作祟,谁赢谁输还不一定。
  朱常洵一直认为,自己的能力在朱常洛之上,最应该当皇帝的人应该是他。
  终于,终于被他等到了一个机会。
  “朱常洛,你的孙子还真是一个蠢货,蠢货啊!哈哈哈!”
  朱常洵更加疯狂地笑着。
  等朱常洵的声音渐渐平缓下去之后,朱由崧来到了朱常洵的面前。
  他忍住心中的激动,问道:“父王,咱们现在该怎么办?”
  “让王府三护卫的护卫统领来找我!”朱常洵说道。
  朱由崧重重的点了点头,随后飞一般的往外跑去。
  ......
  这样的事情,在各地不断上演。
  开封周王朱恭枵、卫辉府潞王朱常淓、衮州府鲁王朱以海、湖广衡州府永明王朱由榔,都开始征兵买马。
  明末的藩王都很有钱,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利。
  现在,朱慈烺“一纸公文”,将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废除,这些人没有了限制,心思也渐渐活泛起来。
  尤其是年轻的朱由榔,甚至还打出了“攻入京城,还政顺天”的口号。
  ......
  凤阳府,自从这里出了一个朱皇上后,便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  朱元璋最初建设凤阳的时候,是打算将其设为都城的。
  尽管后来这一计划被废,但建设并没有停下。
  他在位的那么多年中,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钱财。
  当时的中都皇宫,比京城紫禁城还要大十二万平方米。
  由此可见,中都的辉煌以及荣光。
  只是,光辉的岁月,也会在时光的河流中慢慢淡化。
  那万千宫阙,如今也已经渐渐化为黄土。
  两百多年的风霜,将这里的帝王之气洗刷的不剩什么。
  连绵不断的皇宫到倒的倒塌的塌,早已经没了当年的辉煌。
  宫外却有一座黑色的巨大院落依然坚挺,其名宗人府。
  永乐年间之后,京城和金陵的宗人府的职责渐渐被礼部代替,随后渐渐没落,失去了原来的职责。
  但中都的宗人府还依然坚挺,因为这是关押朱家子弟的地方。
  朱家子弟犯事,朝廷官署无权过问,只能由皇帝亲自处理,大部分会被关进凤阳府。
  宗人府后院的一间牢房中,几个年轻的身影蹲在里面,透过窗户,静静的看着外面的太阳。
  他便是以后的隆武帝朱聿键。
  现在的他狼狈不已,瘦弱不堪,形如枯槁。
  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,伤口在破布衣服下若隐若现,黄色的脓水,从伤口上缓缓流出。
  但他并不觉得疼痛,一双眼睛静静地着外面的太阳。
  阳光照在他的身上,给了他希望。
  崇祯九年八月,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,连克宝坻,直逼京城,京师戒严。
  赤子之心的朱聿键心切,上疏请勤王,崇祯帝不许。
  但他一片痴心,竟不顾“藩王不掌兵”的国规,毁家纾难,招兵买马,自率护军一千余人从封地南阳北上勤王。
  行至裕州,被当地巡抚杨绳武发现,将此事禀报上去。
  崇祯本就是以藩王的身份继承大统,对藩王领兵之事尤为敏感,于是,勒令其返回。
  后来,朱聿键没有遇到建奴,却在回去的中途和流贼交手,乱打几阵,互有胜负,最后班师回南阳。
  后来建奴兵退,崇祯想到了朱聿键。
  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,仍使崇祯大怒,冬十一月下部议,废为庶人,派锦衣卫把这位唐王关进凤阳皇室监狱。崇祯帝改封其弟朱聿鏼为唐王。
  朱聿键高墙圈禁期间,凤阳守陵太监见唐王已经失去了权势,便向其索贿。
  但朱聿键家族复杂,加上一片痴心,招兵买马时花了不少钱,哪里还有钱“孝敬”这些太监?
  这些太监见索贿不得,采用墩锁法折磨,朱聿键病苦几殆。
  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!”
 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