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一章:李自成的春秋大梦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百八十一章:李自成的春秋大梦

第(3/3)页



  李自成和张献忠之间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
  当年荥阳大会时,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有过吞并对方的心,只是一直没有实现。

  要不是这次事情实在是太过恐怖,李自成也不会让人过来。

  张献忠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。

  可他现在不是这样想的。

  在他看来,要是李自成被孙杰剿灭,那他就领着兵马吞并李自成的残部,然后领着兵马南下,去中原。

  指望这些流贼能够心合一处,简直可笑。

  一个少年将桌子上的书信拿起,看了看。

  片刻之后,放下手中的信,看向张献忠,“爹,孩儿觉得,咱们应该和李自成部兵合一处,共同对敌!”

  张献忠一脸纳闷的看着少年,道:“为何这样说?”

  这少年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、两蹶名王的李定国。

  他现在是张献忠的义子,尚未改姓,叫做张定国。

  李定国是天启七年生人,现在刚刚二十岁。

  年龄不大,但经历不少。

  和官军交手数次,战功赫赫,军中有“小尉迟”和“万人敌”之称。

  李定国是明末的悲情人物,前半生从贼,后半生为光复大明奔波。

  比他的大哥二哥孙可望和刘文秀强了不知道多少倍。

  明朝灭亡后,孙可望先后逼杀孔有德,阵斩尼堪。

  其势之盛,让天下震动。

  以至于清廷闻李定国之名而变色。

  黄宗羲赞道:“逮夫李定国桂林、衡阳之战,两蹶名王,天下震动。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。”

  只是大势已去,孙可望这个反骨仔,于阵前投敌。

  只剩下李定国一人苦苦支撑。

  可惜,在四十二岁生辰之时,传来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的消息。

  身体本就虚弱的他,被病魔夺了身体。

  六月二十七日卒于勐腊,临死前告慰儿子及部下:“宁死于荒野,勿投敌变节!”

  一代良将,就此殒身南方。

  此处,距离陕西老家何止千万里之遥。

  其身虽没,精神永存。

  此时的他不知道自己身上有这么多的辉煌,还只是一个少年。

  “爹,孩儿以为,唇亡齿寒。官军与建奴联军,都不是他的对手,李自成一家,更不是其对手。

  孙杰其势已成,势必会席卷天下。要是往山西杀来,李自成必不能挡,他若败退,下一个就是咱们。”

  李定国条理清晰,开口劝道。

  张献忠毫不在意,道:“到时候咱们收拢兵马,直接南下,山高皇帝远的,他孙杰还能追着咱们去中原不成?

  京城才是要紧,到时候,他肯定会去京城的,咱们不用管那么多!”

  “可是,一直逃窜,又如何能成大事呢?当立于一地,好生经营才是!”李定国劝道。

  还不等张献忠发火,一旁的孙可望便等不及了。

  “我说老四啊,你这才读了几天书,就开始教训爹了?

  要是再让你读几天书,是不是还要在咱爹头上拉屎撒尿啊?!”孙可望讽刺道。

  孙可望和李定国不和,这是人尽皆知的事。

  李定国连说着不敢,不再说刚才的话。

  张献忠见孙可望把自己的话说了,也没再呵斥李定国。

  对于这个小义子,张献忠还是比较看重的。

  “行了,这事就先这样吧,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!

  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积蓄力量,先把拳头练好。

  等有了实力再说!”张献忠一言而定。

  张献忠目前可没有李定国那些心思,他想的只有苟且罢了。

  至于其他的事,以后再说吧!

  张献忠想的很好,他可不会去管李自成的死活。

  这些流贼就是这样的想法,也仅仅一个李定国还能好一些。

  张献忠将桌子上的来信拿起,一把撕碎,然后扔在地上。

  李自成的愿望,就此成空。

  他终究还是要独自面临孙杰,这注定了他的悲剧。

  只有当孙杰的大军开来时,他才会明白,当初的自己,是多么的可笑,是多么的傻。

  张献忠还是和之前一样,在泽州发展自己的势力,一刻都不带停。

  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