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一章:士绅之乱又起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百七十一章:士绅之乱又起

第(2/3)页

,将会有一万训练充足,能力强悍的士兵充入正规军。

  剩下的那些,将会驻扎在陕西一地的主要府县,维持地方稳定。

  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,转眼便是新年。

  在阵阵鞭炮声中,崇祯十二年渐行渐远,崇祯十三年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
  过完年后,孙杰回了一趟现代。

  看了看老家的父母,顺便再采买了一些必要的货物。

  范小鹏也把造币机器制造好了,还按照孙杰的吩咐,另外造了一些蒸汽机。

  将所有的东西全弄到位后,孙杰把这些东西带到了明朝。

  机器一到位,孙杰就抽调人手,进行学习,同时组建大明钱庄。

  这个部门是命根子,是钱袋子,必须是心腹才能掌握。

  于是,孙杰便把这个差事交给了老丈人孙初文,直接向孙杰负责。

  再过一段时间,孙杰便会和孙玲完婚。

  孙初文跟随孙杰时间不短了,几乎是顶囊相助,把这个部门交给他,再好不过。

  之前的时候,孙杰就让人修建机器的厂房。

  早就修建完毕了,机器刚一到位,便装进了厂房。

  ......

  西安府城东北角,有一片由高大围墙隔离开的厂房。

  这里便是造币厂。

  一个造币车间里,在阵阵轰隆声中,孙杰站在一个由蒸汽机带动的液压锤头之前,把手中的一块银板,放进了冲压磨具中。

  随后一踩脚下的控制杆,那巨大的金属锤头猛然砸下。

 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,一枚圆形的银币,从模具的通孔中落下,落进了下面的竹筐中。

  孙杰关掉机器,将那枚银币拿了起来。

  这枚银币银光闪闪,正面中间是一个大写的“壹”字,旁边还有“一元银币抵银一两”的小字迹。

  背面是一朵精美的菊花,和现代的一块钱钢镚很像。

  站在旁边的众人看着孙杰手中的这枚银币,眼睛瞪得老大,下巴差点落在地上。

  “这就行了?也太离谱了吧!”

  孙传庭看着孙杰手中的这枚银币,惊骇到无以复加。

  旁边的孙初文、杨临和王笔他们早已经习惯了,只是略微表示惊讶,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。

  孙杰吹响了银币。

  那嗡嗡铮响声,久久无法消散。

  孙杰把手中的银币高高的举起,向众人说道:“这银币含银七钱、铜两钱、铅一钱,抵市银一两。

  通过银币的手段,慢慢的将市面上的白银收拢回来,最后全部铸造成这种银币。”

  说完话,把银币交给了孙初文。

  孙初文反复看着这枚银币,笑容满面,脸上的皱纹高高的堆起。

  不得不说,这银币确实好看,大方,精美。

  “你们几个过来看着,我再给你们示范,我给你们几个三天的时间,三天之内,学会者奖,学不会者罚!”

  孙杰看向孙初文等人身后的几个工匠。

  这是特意挑选出来的识字工匠,年轻且心思活跃,而且身家清白。

  还是和学开车一样,先教会几个头脑灵活的,再由他们教其他的工匠。

  这几个工匠急忙凑到孙杰面前,不敢有任何迟疑。

  孙杰耐着性子,将一整套设备,给他们讲了一遍。

  从蒸汽机设备,到铸币设备,其中所有涉及到的事情,都被孙杰清清楚楚的讲了一遍。

  他甚至还编写了一本手册,对照着手册,把这些机器的各项部件以及操作规程,给他们一一讲解。

  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部讲通透,很难。

  要是只讲操作规范以及顺序,倒是花不了多长时间。

  接下来的三四天里,孙杰一直在铸币厂,给这些工匠上课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孙杰的辛勤指导之下,这些工匠终于掌握了基本操作。

  这工厂外面,会有士兵巡逻,里面修建有宿舍和食堂,若是没有特殊事情,禁止任何人随意出入。

  要是敢硬闯,直接击毙。

  里面工人的伙食,每天都会由内部人员供应。

  尽最大的可能,保护铸币厂的安全。

  经济是国之命脉,而银币,又是孙杰用来复苏经济的重要手段,绝对不能出现任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